卫气弱名曰惵,荣气弱名曰卑,惵卑相搏,名曰损。发阳虚之汗,汗出则亡阳,即发亡血之汗也,故见寒憟而振,亡阳李□曰:夺血者无汗,以汗与血,俱属心液,血亡液竭,无复余液作汗也。
吐血欬逆,肺大伤也;上气,肺无降也;脉数有热,火烁肺金也;不得卧者,阳不入赵良曰:脉数有热,阳独胜也;不能卧,阴已绝也。小和,言少少与服,不令过度之意也。
『素问』曰:阳加于阴,谓之汗,遵经移之。凡身重有肌肉痿而重者,有骨痿而重者,此之身重,乃风湿在皮毛之表,故不作疼。
譬如蛊注,谓似虫之往来不已而痛也。坐而下一脚者,腰痛也。
身体疼痛之下,当有「下利清榖」四字,若无此四字,则当温其里之文,竟无□落矣,未有表病而温里之理也。方有执曰:饥而虚满者,阳主化谷,卫阳衰微不化谷,故虚满而不能食也。
浮大上之「上」字,当是「弦」字,始合论中三阳合病之脉,若是「上」字,则经论中从无两寸脉主三阳病之理,当改之。此承上条互详其证,戒人临此阴阳混淆之病,慎勿妄治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