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经下而胸中多痰,则以瓜蒂吐之;已经下而胸中虚烦,则以栀豉吐之。沈明宗曰:此正阳明之正脉也。
若表急于里,本应先汗而反下之,此为逆也;若先汗而后下,治不为逆也。若自下利,此为欲从里解也;若自汗出,此为欲从表解也。
按何一阳《医学统宗》有云∶《图注难经》,乃四明张世贤袭取纪天锡、袁坤浓、虞庶旧章,断简残文,浅附已意,欺为新撰,维扬运司梓行,失旨处颇多,然则《难经本义》之图注,实张世贤之集者,后人增<篇名>六十二、《难经》肺金肝木浮沉说三十三难曰∶“肝青象木,肺白象金。又恐情窦不开,阴阳背弛,续有奇砭以动其欲,庶子宫开而真元媾合,两情畅美,虽平生不孕者亦孕矣,尚何疑哉。
肝胀者,胁下满,而痛引小腹。同为在表之浮,而一缓一紧,风寒回异矣。
义在泻痞之意轻,扶阳之意重方有执曰:痞本阴邪内伏而虚热上凝,复恶寒汗出,则表虚而阳不为护卫可知矣。 不然,《金匮要略》,治杂证书也,独非长沙着述者乎?
反恶寒者,非表邪也,乃阳虚不能卫外所致,故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。或方书不足凭,而他有秘授欤,奚与诸医殊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