蒜辛热有毒,夺气伤神,三月阳气盛,故勿食。【注】此以色合皮、脉、肉、筋、骨,诊病之法也。
脉微之三「微」字,当是三「浮」字,始与文气相属,当改之。撮口唇音,极短高清,柔细透彻,尖利羽声。
然亦自有宜汗者,故又曰:假令脉浮为在表,当以汗解之。形衰而瘦,脉大多气者,谓形不能胜气也。
阴主里,湿胜于里则呕;阳主表,热胜于表则振寒发热也。虚邪属阴,故以吴茱萸之苦辛温,善驱浊阴者为君,人参补虚为佐,而以姜枣宣发上焦之正气也。
上逆之气,得出上窍,皆能作声,故肺虚气上逆,则作欬,气从喉出而有欬逆之声,若为邪所阻,则为喘满,故无声也。其证原从太阴寒湿郁黩而生,若误以为阳明热湿发黄,下之虽腹满暂减,顷复如故,所以然者,脉迟寒故也。
<目录>卷三\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<目录>卷三\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五右二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黄,去上沫,内甘草,煮取三升,温服一升,重覆汗出,水在皮肤,浸淫日久,必然腐溃而出水也,当以蒲灰散敷之,以燥水也。 喜热者,中必有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