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小儿遍身患之,两胁为甚,子用四味肥儿丸、立效散;母用柴胡栀子散、加味逍遥散而愈。 外寒触犯者,熏解之。
当分其因,审其经而平之。凡色赤者,十生一死,色黑者十无一生。
毒入腹者,分利之。若脓出而反加痛,及脓水清稀者,气血虚也,用参托里散。
若脾胃气虚,作渴饮汤,或因吐泻,津液亏损,烦渴引饮;或脾胃气虚,腹胀泻渴,弄舌流涎,手足指冷,并宜服之,以温补脾气,化生津液。有迁延八九日方靥,至十四五日方完亦有之。
凡痘疮先出不如式,后出而红活,或一小儿出痘,四日腹胀泻渴,脾胃虚寒也,用十二味异功散一剂,又用参内托散,贯脓靥而忽寒热切牙,此脓贯而阳气亏损也,用参附汤、独参汤而愈。盖当归、生地黄、麻油、二蜡,皆主生肌止痛,补血续筋,与新肉相宜。
或解脱衣裳,风邪所伤,恶风发热,胸膈生涎,头目不清。 脓已溃而不生肌者,脾气虚也,用六君子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