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阳中暍,身热疼重,而脉微弱,此以夏月伤冷水,水行皮中所致也,一物瓜蒂汤主太阳中暍之证,身热而倦者暑也,身热疼重者湿也,脉微弱者暑伤气也,以此证脉揆之,乃因夏月中暑之人,暴贪风凉,过饮冷水,水气虽输行于皮中,不得汗泻所致也。紧去入安之「入」字,当是「人」字,人安谓不吐利也,必是传写之讹。
徐彬曰:此言吐血,不必由于气不摄血,亦不必由于阴火炽盛。形如醉人,亦风热攘乱于中,应有之证也。
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,〔此为晚发,水停故也〕为未解;食自可者,为欲解。 今脉紧弦,脾寒实邪也,当以温药下之,故以大黄附子汤下其寒实。
中病即止,不必尽程应旄曰:用汤胜丸,贵活法也。寒疝,腹中痛,及□痛里急者,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。
此皆察色合脉,以意程应旄曰:以上数条,不论有病无病,凡人有所负于中,辄复形之色与脉也。常器之云:当是足太阳鬲关二穴,专灸背恶寒。
脉浮而滑,浮为阳,滑为实,阳实相搏,其脉数疾,卫气失度,浮滑之脉数疾,发热浮为阳,滑为实,阳实相搏,其脉行于脉外者,数且疾矣。脉虚沉弦,阴阳俱不足也;无寒热,是阴阳虽不足而不相乘也;短气面白,时瞑兼衄,乃上焦虚而血不荣也;里急,小便不利,少腹满,乃下焦虚而气不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