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用桂枝发表,所以亡阳,其咽中干、烦躁、吐逆,是栀子生姜豉汤症。阴阳俱虚,当调其阴阳,阴阳和而病自愈,不可更用汗、吐、下法也。
泄利下重者,四逆散;欲饮水数升者,白虎汤。发汗后,其人脐下悸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。
斯时用栀子豉汤吐之,则胃阳得升,恶寒自罢,心烦得止,汗自不出矣;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小便自利,其脚自伸。桂枝汤无麻黄开腠理而泄皮肤,有芍药敛阴津而制辛热。
头项强痛兼鼻鸣干呕者,是太阳风邪,侵及阳明之界也。凡条中不冠伤寒者,即与杂病同义。
喘为麻黄症,治喘者功在杏仁。其热气有余者,或便脓血,或发痈脓,亦与《内阴气起于五指之里,阳气起于五指之表,气血调和,营卫以行,则阴阳相贯,如环之无端也。
四方更有各经轻重浅深之别也。厥阴有晦朔具合之理,阴极阳生,故厥阴伤寒,反以阳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