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急惊者,风木旺也,风木属肝,盛则必传克于脾,欲治其肝,当先实脾,后泻风木,若用益黄散则误矣。若足阳明胃经气虚,风邪所乘,其筋脉偏急者属外因。
汤氏异功散止渴消暑生津。若乳母膏粱积热,致儿目黄者,令母服清胃散。
惺惺散治外感风寒,鼻塞痰嗽发热。一小儿患瘰,服下毒之药,发热烦躁,口渴作呕,此元气复伤,用八珍汤倍加参、、归、术,治之渐安,又用四君、当归、升麻而安。
共同捣如泥敷儿口内,即与吮乳。 若积滞已去,痢仍不止者,脾气虚也,用四君子送下香连丸。
若夏至后,吐泻身热,或吐乳泻黄,此伤热乳也,用玉露散之类。哮喘喉声如锯者,梅花饮兼用半夏丸。
后又劳,复头晕,仍用前汤,更加蔓荆子而愈。肝主青,青甚者,肝热也,用泻青丸;淡青者,肝虚也,用地黄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