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病,发热汗出者,此为热越,不能发黄。观仲景用五苓散,不重在小便不利治法之中,反详于口渴引饮,发热多汗,表热不减条内。
至七八日,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,必自止,以脾家实,秽腐当去故也。此以水饮内伏,心下太阳表症未解,用发散心下水饮主治。
又有太阳症,误用承气下早,阳邪不结心下,不结太阴,内陷大肠与燥屎食积结聚,小腹作痛,汗出心烦,脉沉数,此阳明大肠腹痛,用不得桂枝、大黄,而用承气再下者。伤寒汗下不愈而过经,其证尚在而不除者,亦温病也。
夫小青龙汤,治冬月太阳表症,干呕胁痛也;小柴胡汤,治少阳寒热干呕胁痛也;十枣汤治表邪已解,痰饮内阳明病潮热,大便溏,小便自可,胸胁满,小柴胡汤主之。外感小便不利,不应列入火衰方法,此因外感互发内伤也。
至发热之症,表邪内伏,上身热而两足独冷。此重申误汗亡津液,大便必难,久则谵语。
盗汗者,睡中乃出,醒则止矣。泽泻猪苓茯苓白术桂枝阳明小便不利,用猪苓汤。